甘肃省财政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甘肃胜利完成脱贫攻坚历史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和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阶段。科学编制甘肃财政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财政改革发展总体目标及主要任务,对推进财政改革发展,支持甘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财政部《财政“十四五”规划》及《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甘肃财政改革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四五”时期我省财政改革发展指导思想和财政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统筹经济和生态、城市和农村、发展和安全,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落实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加强财政资源统筹,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财力保障;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打细算,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建立现代财税体制,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地方税收制度,加强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更好发挥财政部门在资源配置、财力保障和宏观调控方面的基础作用,全力支持甘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二)财政发展目标
主动涵养新财源、培育新动能,促进财政收入与经济协调增长。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强化中期财政规划管理,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增强对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的财力保障。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统筹衔接。健全财政支出标准体系,实施零基预算,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提高财政支出效率。稳步推进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理顺市县财政管理体制,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落实中央税制改革任务,健全地方税、直接税体系,完善地方税收制度。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积极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健全社会保险、非税收入征管体系。深入推进财政内控和财政法治建设,强化财会监督,加快财政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财政系统机关党的建设质量,加强新时代财政系统人才队伍建设。
二、坚持贯彻国家重大战略,支持拓宽发展空间
(一)支持构建新发展格局。一是引导激发消费潜力。强化财税政策支持和引导,培育新型消费,鼓励绿色消费,提升传统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满足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二是支持拓展投资空间。统筹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政府债券等各类财政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农业农村、公共服务、生态环保、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投资,补齐各领域短板,推进“两新一重”等重大工程建设。认真落实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税收优惠政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大投资,引导企业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完善政府投资资金管理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和财政资金投向,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提高投资精准度,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三是支持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统筹财政资金和政策,优化升级流通网络,完善综合运输通道布局,加强高铁货运和国际航空货运建设能力,加快传统流通企业转型升级,健全县乡村三级商业流通网络,补齐农村物流短板,形成链接国内、面向国际、安全高效的物流体系。四是支持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发挥甘肃区位优势,立足国内、放眼国际,支持畅通市场、资源、技术、人才、产业、资本、数据等各类要素循环,打造联动西北、服务全国、辐射中西亚、中东欧和东盟的商品集散地,支持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等新型贸易业态发展,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招商引资和对外投资协同发展。
(二)支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一是支持通道枢纽优化升级。充分发挥甘肃枢纽通道优势,支持加快兰州枢纽和市县节点建设,将兰州建成链接国内、面向国际的通道枢纽。支持中欧、中亚、南亚、中吉乌、西部陆海新通道等5条国际货运班列建设,积极对接相关省区,提升“东连西出、南耕北拓”通道能力,畅通陇货出国战略通道。二是支持扩大对外贸易规模。支持省属骨干冶金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保障原材料产业供应链安全稳定。引导鼓励外贸企业做大做强,带动电子、机电、生物医药、民族特色用品等优势产品走出去,扩大“甘味”农产品出口。支持发展口岸经济,引进大型商贸物流企业、货代公司、进出口加工贸易企业入驻各类口岸和综合保税区,促进贸易加工、物流和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三是支持提升对外合作水平。紧盯我省重点贸易伙伴,支持巩固东盟市场、深耕欧美日韩市场、拓展南亚中亚市场,深化国际产能合作。配合相关部门、机构加强与世行、亚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对接合作,积极开展境内外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等跨境融资合作模式;充分借助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争取加大对我省“走出去”企业金融支持。支持参与和承接国家重大对外交流活动平台,促进“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四是支持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支持建设兰州至张掖三四线铁路、g69甜水堡至永和段等全省铁路公路重点项目,进一步畅通东西向的陆桥国际走廊和南北向的西部陆海新通道。以兰州中川机场为枢纽,以全省机场群为依托,配合争取口岸机场“72小时过境免签”优惠政策,支持“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支持推进丝绸之路信息港建设,开展国际数据中心服务试点,形成面向中西亚、南亚等地区的信息走廊。
(三)支持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一是健全绿色发展支持机制。深入推进生态环境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把污染防治攻坚作为财政投入重点保障和优先支出领域。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市场化作用,规范运用ppp模式,撬动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具有一定收益的污水、垃圾等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推动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推进湿地生态保护和沙化土地生态保护补偿。继续探索开展排污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支持做好碳中和、碳达峰工作。二是支持推进黄河流域和祁连山生态保护治理。完善和运用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建立健全黄河流域和祁连山生态保护修复机制,加大黄河流域和祁连山生态保护,增强祁连山、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功能,推进水土保持、自然灾害防治和污染综合治理,巩固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治成果,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三是支持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积极争取中央大气、水、土壤、农村环境整治资金,加大省级生态环保投入,支持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实施兰州市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切实推进节能减排,巩固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持续打好“兰州蓝”品牌。支持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和综合治理,统筹生态修复、国土绿化和特色产业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四)支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是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继续把脱贫县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持重点,在保持财政支持政策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合理安排财政投入规模,优化支出结构,调整支持重点,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过渡期前3年继续在脱贫县实行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试点政策,此后调整至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延续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企业扶贫捐赠等税收政策。继续通过政府采购政策支持脱贫地区产业发展。继续发挥财政投入对金融资本的引导作用,落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创业担保贷款以及优势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政策。支持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集中支持乡村振兴重点任务。配合做好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推动项目效益持续发挥。继续支持驻村帮扶工作。二是支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优化支出结构,支持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壮大“牛羊菜果薯药”等特色产业。加大外引内培力度,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甘味”品牌影响力。三是支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支持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将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功能完善、公共服务提升结合起来,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为主、社会资本参与、农民筹资筹劳的乡村建设投入机制,实施村庄道路、水利、电网、清洁能源等基础设施改善工程,推广生态旅游、生态文明小康村、美丽乡村等模式,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全域无垃圾行动成果,推进厕所革命,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四是支持深化农业农村改革。配合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支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三变”模式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加强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继续支持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行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支持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
(五)支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一是支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针对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完善和运用重点生态功能区等转移支付政策安排,引导不同地区因地制宜确定发展重点,推动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在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力度、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上,完善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财税政策,建设兰白经济圈,加快河西走廊组团发展,促进陇东南协同发展,支持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发展,推动资源地区转型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增长极。二是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带动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重点支持老旧小区(厂区、街区)、城中村等整体更新改造,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质量。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支持开展智慧城市、低碳城市、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完善市政管网和排水防涝设施,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优化城市交通系统,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健全活动场所和便民设施,扩大普惠性养老、幼儿托育、教育、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增强城市治理能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陇原特色城市。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和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三是支持完善交通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深入推进交通运输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拓展资金支持方式,在争取加大中央和省级预算内投资、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民航发展基金、车辆通行费、成品油价税改革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债券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在不新增隐性债务的基础上,支持ppp等多种投融资模式,统筹推进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内通外畅、高效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继续统筹现有资金渠道,坚持河西控水、南部保水、陇东调水、陇中优水,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利基础保障体系。
三、坚持创新驱动和产业兴省,支持提升高质量发展支撑能力
(一)支持创新驱动发展。一是健全科技创新支持机制。深入推进科技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优化支出结构,重点加大对基础研究、重大科技任务、战略科技力量等支持力度,力争到2025年,省、市、县三级本级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2.5%、2%、1%以上。“十四五”时期全省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1.3%。落实制造业等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建立完善以政府投资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资本为支撑、民间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二是支持培育创新支撑体系。积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做好财税政策和资金保障,推进创新平台、创新主体、创新人才建设,提升创新全链条支撑能力。鼓励科研单位和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壮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群体。支持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和应用型大学。支持统筹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青年人才后备军。配合推动人才评价改革,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三是支持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深化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改革,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扩大科研人员经费使用自主权,释放更多创新活力。加强科技经费投入绩效管理,强化评价结果运用,推动科研资源向绩效评价优秀的人才和团队倾斜。配合推进科技管理职能转变,强化科技资源统筹配置,探索“定向委托”、“揭榜挂帅”、“赛马争先”等多元化科技项目管理模式,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支持完善社区、农村科普公共服务体系及科技馆免费开放,提高基层群众科学素质。
(二)支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是支持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统筹财税政策和资金,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支持推动对全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有色冶金、航空航天、文化旅游、新材料、核产业、生物制药、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中医药、新能源及装备制造、电子产业、石油化工、绿色环保等 14条重点产业链建设发展,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和百亿级园区,强化要素支撑,优化财政保障,培育壮大龙头链条,放大产业集聚效应,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积极研究财政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依托我省风、光、电等能源资源禀赋优势,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完善绿色生态产业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二是支持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发挥相关财政资金引领示范效应,发展壮大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专业生产服务、服务外包等产业规模,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推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家政服务、社区服务,增加文旅、体育产品供给,培育壮大会计审计、法律、安全、环保、科技信息等服务,促进生活性服务业、新型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元化发展。三是支持推动数字化发展。发挥财税政策和资金带动作用,支持发展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核心数字化技术,加快信息技术在工业、交通、医疗、教育、文化旅游、物流等重点领域的应用推广。支持实施“上云用数赋智”专项行动,高质量发展智能制造,促进钢铁、石化、稀土、能源、有色、建材等传统优势行业与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加快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推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和pg电子麻将胡了单机版的合作伙伴间数据互通和业务互联。支持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四、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支持构建活力甘肃
(一)支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支持实施我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加强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的运作管理,实现划转资本保值增值。加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征收力度,健全股权多元化企业分红机制。配合做好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收尾工作。
(二)支持发展民营经济。落实中央和省级奖补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建设,强化服务水平,促进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向优质企业集聚。支持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服务体系,通过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等机制,推动降低民营企业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加强资金支持政策与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财税政策间的协同互补,提升政策合力,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三)强化财政金融工作。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财政和金融政策协调配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直达实体经济、直达薄弱环节的财政金融协同配合常态化机制,更好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发挥财政在降成本、补短板中的结构性优势,提高金融资源市场化配置效率。健全完善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政策体系,重点支持小微企业、农户、失业人群等难以获得有效金融服务的弱势群体,引导普惠金融服务扩面、增量、降成本、防风险。完善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优化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
(四)支持优化营商环境。落实降低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留抵退税等减税降费政策。对纳税人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按规定程序定期给予减免。对企业获得的各类财政性资金且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继续贯彻落实对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各项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引进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严格执行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制度。积极实施兰州新区、兰州榆中生态创新城和革命老区发展等区域性财政支持政策。将市县新引进企业缴纳增值税省级分享部分全留市县,积极兑现招商引资奖补资金。鼓励政府产业引导基金采取股权投资等方式参与重大招商引资项目。
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支持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一)支持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一是支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配合落实公务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完善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指导线,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机制,完善国有企业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鼓励城乡居民灵活经营,增加收入。二是推动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改善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格局,促进收入分配更加合理有序。三是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不折不扣落实公益性捐赠所得税税前扣除优惠政策,充分发挥税收对公益性捐赠的激励作用,调动社会组织积极性,鼓励引导高收入群体和企业家向上向善、关爱社会。支持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
(二)支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一是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落实高校毕业生、残疾人、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多方位拓宽就业领域。完善就业援助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困难人员就业。二是推动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支持健全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服务标准化、智慧化、便民化水平。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广泛深入参与就业服务,推进服务主体多元化。
(三)支持发展高质量教育。一是完善教育多元投入支持机制。深入推进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机制。健全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均财政拨款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落实对个人和企业捐赠教育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注重教育投入保障与优化支出结构相结合,强化绩效管理,推动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二是推动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巩固完善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财政支持政策机制,公办民办并举增加普惠性教育资源供给。巩固完善特殊教育支持政策,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基础能力,推进融合教育和医教结合。支持和引导地方持续改善普通高中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扩大资源供给,推进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完善与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等相适应的职业教育财政支持机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完善多元投入机制,研究构建分类评价及分类支持机制,支持省内高校加强“双一流”建设。
(四)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支持深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在省级统筹基础上,配合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提升养老保险保障水平。配合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支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配合提高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统筹能力和层次。加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逐步实现各级各类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绩效全覆盖,强化预算执行,推进预算公开。二是支持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健全救助标准科学制定和调整机制。支持健全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调整机制,促进残疾人教育、文化、体育、就业创业等事业发展。支持健全困境妇女儿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推进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保护工作。配合优化退役军人和军属保障政策。
(五)支持推动健康甘肃建设。一是支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医疗卫生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支持实施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加强省市县医疗卫生机构体系建设,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缓解“看病难”问题。支持完善重大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置管理机制,健全应急医疗物资保障体系。完善公立医院政府投入机制,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强化绩效考核,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提高公立医院质量效益。支持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推进我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多业态融合发展。二是支持体育强省建设。统筹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持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改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条件,统筹建设社区和乡村健身休闲设施,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鼓励体育场馆社会化运营,推广居家健身和“互联网 健身”,促进青少年、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和职业人群体育活动开展,增强全民体质。
(六)健全应对人口老龄化支持政策。支持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支持老年养护院、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推动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配合落实国家生育政策,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支持优化妇幼保健服务、婴幼儿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七)支持推动文化旅游强省建设。一是支持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支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和建设工程。支持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人民坚定“四个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巩固拓展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支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支持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加强和改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二是支持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公共文化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支持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支持实施重大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讲好甘肃故事,传播甘肃声音。支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引导优质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向基层倾斜,抓好基层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和档案馆建设,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建设“书香陇原”。三是支持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完善财政投入政策,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支持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推进国有文化企业转型升级,加强文化产业政策支持和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推进文旅资源开发和优化配置,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拓展国际文旅市场,打响“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品牌。
(八)支持推动平安甘肃建设。一是支持保障经济安全。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压实地方粮食“产购储加销”责任,提高粮食应急保障能力。支持健全油气收储保障机制和煤炭产运储销体系,提高能源安全稳定供给保障能力。支持构建基于基础通信网络、消费互联网与工业互联网安全于一体的整体网络安全体系,全面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及网络空间治理能力。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合作,协同防范化解重点金融风险。二是支持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深入推进应急救援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支持提高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重点隐患排查和预报预警能力,提升抵御气象、水旱、地震、地质等自然灾害综合防治水平。完善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管理使用办法和监督机制,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力度,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支持构建企业自检、监管部门抽检、技术机构检测的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防线,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三是支持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加强政法领域转移支付资金管理,继续支持反恐、禁毒、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罪犯改造等重点工作,推进“六位一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支持全面依法治省重点工作,配合落实司法体制改革任务,发挥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的社会兜底功能。配合政法综治部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经费保障政策,全面推行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矛盾纠纷综合化解机制,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