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8月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财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历届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落实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的积极财政政策,依法依规强化收入征管,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全力保障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落实,实现财政运行平稳有序。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收入
1-8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54.18亿元,占100亿元奋斗目标的54.18%,较序时进度慢12.49个百分点,短收12.49亿元;占五届三次人代会确定的增长8%目标(84.17亿元)的64.37%,较序时进度慢2.3个百分点,短收1.94亿元;同比增长6.65%,增收3.38亿元,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7%)3.95个百分点。收入总量位居全省第二,增幅位居全省第六。分结构看:税收收入37.7亿元,同比下降2.77%;非税收入16.48亿元,同比增长37.06%。分部门看:税务部门组织收入44.66亿元,同比增长6.11%;财政部门组织收入9.53亿元,同比增长9.29%。分级次看:市本级收入28.01亿元,占目标任务的47.84%,同比下降0.2%;县区级收入26.17亿元,占目标任务的63.15%,同比增长15.11%。
2.支出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221.87亿元,占400亿元奋斗目标的55.45%,低于序时进度11.22个百分点,同比增长2.48%,低于全省平均增幅(3.3%)0.82个百分点,支出总量位居全省第三,增幅位居全省第六。其中:市本级支出49.28亿元,占目标任务的54.54%,增长22.58%;县区级支出172.59亿元,占目标任务的55.72%,下降2.1%。
二、一般公共预算运行分析
(一)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但与目标任务差距较大。1-8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65%,高于全省平均增幅3.95个百分点,但进度仍然滞后,分别较100亿元奋斗目标和市五届三次人代会确定的增长8%目标序时进度慢12.49、2.3个百分点。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有效需求不足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持续承压,当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完成4.78亿元,环比下降2.05%。从收入结构看,税收收入增长乏力,连续5个月负增长,非税收入补充作用明显,6-8月同比增长均保持在30%以上。从市县看,受两权价款入库进度缓慢影响,市本级8月底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仍呈现负增长,仅完成序时进度的47.84%,环县(78.35%)、华池(76.52%)、合水(75.3%)3个县进度较快,分别超序时进度11.68、9.85、8.63个百分点,其余县区均未达到序时进度。
(二)税收收入降幅收窄,非税收入较快增长。税收方面:1-8月全市税收完成37.7亿元,同比下降2.77%。主体税种三升一降,税务部门加大税收稽查力度,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同比分别增长39.62%、22.32%、10.7%。受长庆油田、庆阳石化公司等石油天然气企业产量下降,刘园子煤矿、新庄煤矿产量增速回落,打庆高速、太华公路等重大项目推进缓慢等因素影响,加之油田企业上年一次性入库因素持续影响,增值税及城市维护建设税仍呈下降趋势,但降幅较上月有所收窄;上年加强油田相关企业耕地占用税征管和清欠力度,带动耕地占用税大幅增长,抬高基数,今年房地产市场低迷、土地流转和新开楼盘减少因素叠加,导致本年度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分别下降32.26%和7.77%。非税方面:1-8月全市非税收入完成16.48亿元,同比增长37.06%,增收4.46亿元。市公积金管理中心落实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按月预缴,8月份当月入库1125万元;各执收执罚单位加大执法力度,多方协同加快罚没资产处置,推动罚没收入增长45.92%,增收5678万元;各级各部门加快盘活处置闲置资产资源,将因公共资源资产产生的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推动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增长79.4%,增收2.16亿元。受主税减收影响,教育费附加收入和地方教育费附加分别下降11.27%和8.99%。
(三)民生支出保障有力,重点项目支出进度缓慢。全市各级财政部门不断调整、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精准调度财政资金,科学合理安排支出先后顺序,支出规模持续增长,交通运输、城乡社区、粮油物资储备等支出增长较快,分别增长80.63%、53.83%、14.01%。坚持“三保”支出优先地位,做到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和机构正常运转,1-8月份全市11类民生支出完成175.6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17%,同比增长1.97%。各级各部门抢抓项目实施“黄金期”,积极采取有效举措,持续强化支出预算执行管理,加快转移支付指标下达、分配和资金拨付进度,进一步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全力推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进度,但从重点项目支出进度看,与序时进度要求差距较大,8月底,全市增发国债、专项债券、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预算内基本建设等重点项目支付进度较慢,均未达到序时进度,科技支出、农林水支出同比分别下降7.96%和6.53%,后期支出压力较大。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8月,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完成6.9亿元,下降23.96%,减收2.17亿元,其中:市本级收入3.34亿元,下降21.3%;县区级收入3.56亿元,下降26.29%。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减收2.65亿元,拉动政府性基金下降29.3个百分点;加大专项债券收益收缴力度,8月底全市其他地方自行试点项目收益专项债券对应项目专项收入完成5515万元,同比增长117.47%。
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累计完成40.75亿元,扭转下降趋势,增长0.92%,其中:市本级完成16.63亿元,增长82.65%,主要是第一、二批专项债券全部完成支付拉动效果明显;县区级完成24.12亿元,下降22.88%。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8月,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00万元,增收94万元,增长15.6倍,其中:市本级完成100万元,为两家市属国有企业上缴的经营利润。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累计完成47万元,增长135%,其中:县区级47万元。
五、下一步重点工作
当前,全市预算执行总体平稳,但财政收支增幅放缓、库款调度困难、重点支出进度缓慢等问题依然不容忽视,完成三季度阶段性目标和年度奋斗目标压力较大。各级财政部门要深入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领会精神要义,紧盯年度工作任务,深入分析查找当前预算执行中存在的堵点和难点问题,采取切实管用措施,紧盯节点,抢抓时点,奋战三季度,确保全年旺。
(一)全力以赴,有力有效抓收入。一是加强与税务部门的协调沟通和数据共享,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奖补贴息等财税政策,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大优质税源培育力度,夯实财政增收基础;加强分析研判,聚焦重点税源,堵塞征管漏洞,盘活存量资产,着力挖潜增收。二是对照年初确定的收入预算目标,紧盯非税项目入库情况,进一步压实部门工作责任,督促部门切实履行征缴主体责任,加强非税收入日常稽查力度,全面梳理全力推进。加快推进“财政 国资”相关工作,尽快完成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理清查,深入挖掘可运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数据资产,按照“边清查、边划转、边运营”的原则,将低效闲置资产尽快投入运营,尽早实现收益。持续加大依法行政力度,确保各项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及时足额缴库。三是持续落实财政收入“日监测、周分析、旬调度、月评比、季考核”常态化调度机制,准确掌握预算执行进度,对与年度目标任务差距较大的县区和部门,加强督促对接,精准实施,确保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二)精准滴灌,有保有压促支出。一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预算执行中继续压减一般性和非刚性、非急需、非重点支出,大力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提高县区财力保障水平;坚持预算法定,强化制度约束,严禁无预算超预算列支,除应急救灾等特殊事项外,年初预算未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的,不得追加或调整。二是精准统筹财政资金。上级转移支付大部分已经下达,各类项目快速推进,支出规模逐月加大,财政资金调度压力进一步加大,各县区要科学统筹、合理安排支出顺序,优先保障“三保”、还本付息、到人到户等刚性支出需求,重点保障重大战略、重点领域、重大项目支出需要。三是抢抓项目施工黄金期,加快转移支付资金、政府债券资金、重大项目资金分配、下达、拨付进度,尤其对增发国债、专项债券、民生支出等资金专项保障的项目要督促主管部门切实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必要时实行专项调度,建立时间表、路线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切实加快支出进度。
(三)积极谋划,全力争取上级支持。各级财政部门要把积极向上争取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抓促,督促配合行业主管部门紧盯中省扶持政策和资金投向,认真分析研究,抢抓机遇,围绕本地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提前谋划储备优质项目,真真正正把必要性和紧迫性兼具的项目谋实谋细,提高储备项目质量,确保能够成功争取更多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超长期国债项目、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等项目。要认真学习研究国家支持“两新”的政策导向,主动加强与市场主体对接,做好政策解读,积极梳理本县区相关领域需求,把国家的扩内需政策用足用好。
(四)强化监控,防范财政运行风险。一是要加强财政运行监测分析。各级财政部门要严格执行年初预算,根据年度财政收入完成情况和转移支付下达规模,按程序做好预算调整工作,要高度关注年度财力实现可能,充分考虑收入短收和转移支付规模下降等因素,及时通过调减年初预算、挖潜增收、盘活存量资产资源资金等方面积极化解,确保不出现年度收入不能覆盖支出的问题。二是要强化转移支付监控模块应用。积极落实财政部门财会监督主责,督促指导各预算单位进一步强化转移支付监控,形成国库牵头协调、科室督促落实、预算监督应用结果的齐抓共管局面,切实规范财政资金使用,使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三是全面落实预算绩效执行监控。三季度是预算执行和重大项目实施的黄金时间,各预算单位要按照财政部门的统一要求,围绕设定的绩效目标,逐一对照绩效指标,做好预算执行监控,对监控发现的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查找分析问题根源,积极落实整改,对存在资金闲置浪费、违规使用、使用效益较差的项目资金,收回财政重新安排使用,不断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五)协同配合,切实做好决算公开和预算编制工作。各部门单位应当树立依法公开理念,增强主动公开意识,积极履行主动公开责任,除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外,严格按规定公开,确保相关公开信息全面、真实、完整。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审核,督促指导各预算单位严格按照部门决算公开规范相关要求,高质量做好本部门、县(区)部门决算公开工作。各部门单位要全面统筹下年度工作重点,按照2025年部门预算编制要求,尽早谋划,将部门取得的所有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坚持零基预算原则,打破固有支出结构,全面落实政府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一般性支出,全力降低行政成本,合理提出本部门单位支出预算需求,全面精准做好2025年部门预算编制各项工作。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